作者:朱永潤 來源:本站原創 發布:2022年5月30日 修改:2022年5月30日 所屬分類:公司新聞 訪問統計:53
5月中旬,驛港科技呼市公司總經理菅厚厚結合數字時代對中國企業發展的影響,對驛港科技全員開展“數字化對組織的影響”專題培訓。
培訓前,菅總講到:數字化技術進入各個產業所形成的新產業組合,使得各個領域因數字化而顯出全新的價值。像海爾、華為等企業能持續領先30年,其根本原因是與時俱進、滿足客戶需求并創造顧客需求;當下,這些企業運用數字技術,更新自己的認知,將市場與技術的變化融入組織的能力,持續實現真正的產品和服務創新,創造產業新價值。
隨后,菅總從“連接、當下、共生”三方面對數字化的本質特征進行了全面解讀。數字化正將現實世界重構為數據世界,這種重構不是單純的復制,更包含數字世界對現實世界的再創造,這意味著數字世界通過數字技術與現實世界相連接、深度互動與學習、融為一體,共生并創造出全新的價值。
在培訓中,菅總坦言:在互聯網的上半場,很多人認為“虛體經濟”沖擊“實體經濟”且帶來了實體經濟的“集體焦慮”。事實上,并不是虛體經濟沖擊了實體經濟,而是消費端改變了,是顧客開始淘汰實體經濟,這才是真正令人擔憂的。應這個變化,實體經濟必須融合數字技術以滿足顧客價值,人們越來越清楚,虛體經濟的價值和實體經濟的價值融合在一起,才能為客戶創造全新的價值。
菅總還著重談到了數字時代的六個認知:一切正在轉化為數據,數據即包容,意味著擁有數據就可以融合更多需求,產出更多價值;連接比擁有更重要,數字化時代,動態是根本特征,迭代與優化是基本形態,而集合智慧是解決之道;開放、信任和協同是關鍵,實現數字化的核心關鍵是可信度、安全性和協同價值;從競爭邏輯轉向共生邏輯,實現數字化的核心關鍵是可信度、安全性和協同價值;顧客主義,數字技術為企業創造顧客價值提供了更大的空間和可能性;長期主義,企業與環境是一種共生關系,能幫助企業確定自己的組織使命是對世界善良、敬畏和付出,也是企業的能量來源。
環成微信公眾平臺
環成微信訂閱號